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背景下,2025年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正受到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两大力量的深刻影响。美元走弱、关税政策收紧以及地缘局势紧张智财资本,共同推动了市场情绪的波动,也为部分资产类别带来了新的机会。
美元走弱与财政赤字扩大,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
2025年以来,美国持续扩大的预算赤字及更具对抗性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广泛担忧。特别是市场对特朗普政府即将推出的“大而美法案”所引发的财政影响持观望态度,进而导致美元持续承压。
面对不断升温的贸易紧张局势,投资者逐渐减少对美元资产的敞口,转而涌向黄金等具有避险和抗通胀属性的资产类别。市场资金流向的变化,清晰地反映出全球资本正在重新布局。
地缘冲突加剧智财资本,推升避险资产需求
在宏观压力之外,全球多地地缘局势的紧张进一步推高了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中东地区脆弱的停火协议令全球能源供应链面临潜在中断风险,而俄乌冲突的升级也打破了此前市场对局势缓和的期待。
外交途径未见明显突破,乌克兰战场形势趋于复杂化,促使市场对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配置需求持续上升。投资者普遍寻求稳定性更强的资产,以抵御外部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
贵金属板块表现亮眼,指数分化凸显配置价值
在宏观与地缘风险交织的市场环境中,贵金属成为大宗商品中的“明星”。2025年上半年,黄金和白银因其对冲通胀和避险价值,整体表现强势,成为多数大宗商品指数中的核心支撑力量。
从主要商品指数的表现来看,瑞银恒定到期商品指数(CMCITR)第二季度虽小幅下跌1.76%,但得益于其较高的工业金属权重和较低的天然气敞口,其抗跌能力相对较强。而彭博商品指数(BCOM)则因天然气等能源板块拖累,二季度跌幅达3.08%。
不过,BCOM年内累计涨幅达5.53%,优于CMCITR的3.27%,主要得益于其贵金属配置占比更高。这一差异充分体现了指数设计与权重配置对业绩表现的深远影响。
展望2025下半年:大宗商品或迎战略性配置窗口
展望未来,如果当前的趋势持续——尤其是美元走弱、地缘风险上升及通胀预期抬头——大宗商品市场或将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更具建设性的表现格局。
贵金属和工业金属将可能继续受益于市场对成本上升和财政压力的担忧,而能源板块仍需关注供应链稳定性的变化。整体来看,大宗商品不仅具备战术性投资机会,也日益展现出其在多元资产组合中的战略对冲价值。
对于投资者而言智财资本,深入了解相关的指数工具和投资产品,如VanEck CM商品指数基金及其策略ETF(CMCI),或可为资产配置带来更多元化的选择。
翔云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